如花书院 > 历史军事 > 尚国策 > 第二十七章 斗文(下)

第二十七章 斗文(下)

之意摸透,点头赞叹:“公输爱卿好气魄,正如朕所言,男儿输人不输阵!机会多得是,将来你们同朝为官之时定然有数不尽的机会切磋,也不急今日就要分出胜负。好,朕准了!”

    “谢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公输大人好气量,小子只知一味攻伐,不如大人这般胸怀宽广。惭愧万分,惭愧万分……”秦二郑重的作揖,给足了公输瑾面子。皇帝这般为二人化解恩怨已是自降身份,如今公输瑾既然主动退让一步,无论他的豪爽是真是假,秦二都不能再咄咄逼人。

    明崇皇帝见此事终于算是平息了下来,向众人宣布了昨日与秦二订好的计划,得到了一致认同。事情虽然了结了,但皇帝并没有让秦二离开尚和殿,而是将他安置在了文官行列的最末,以天子门徒的身份听政。

    早朝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,六部官员纷纷汇报各府的情况以及一些突发事件,并非所有事情都由皇帝一人处置,大臣们各抒己见,皇帝综合了众臣的看法后定下一个最合理的方案。

    偶尔也会遇到政见不同的两人为了某件事情吵得不可开交,明老大就坐在龙椅上认真的听他们吵完,也不恼怒,而是尽量找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决办法,若是实在没有好办法就先暂且搁置,静观其变。

    这一个时辰下来,完全颠覆了二胖对于封建王朝的认知,这还是中央集权制?这丫的分明就是众议制啊!只差没有在朝堂中选出一个长老会,有什么事都找让老会投票决定了。

    果然人类都是会进步的,中国的古代因为没有这种制度所以总被灭国,或许尚国之所以蒸蒸日上的原因就是因为明崇皇帝足够包容,包容臣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使用自己才享有的权利。他也乐意将自己的权利分享给众臣使用,即使众臣之中依然有蛀虫的存在。

    但说到底决定权还是在他的手中。

    这才是秦二心中堂堂皇帝该有的样子,不滥用权利,又绝对的掌控一切。

    争吵还在继续着,皇帝听完两人争论的主要内容后,各分了一个甜枣吃让他们谁都不觉得亏。而后兵部尚书禀报,前线尚未传回任何消息,皇帝听完却并没有表现出质疑,只说耐心等着便是,他相信秦川的能力。

    这让秦二有些疑惑,按理说战争在两月前就该进入白热化了,现在或许已经打完了吧,是胜是败应该早有急报传回才是。

    明崇皇帝不打算纠缠这个话题,令秦二出列后对众臣说道:“秦家小子虽然聪慧过人,但目前尚且年幼,待过个几年再将他安排至朝中也不迟,以后就不必来上朝了。”

    开玩笑,谁乐意上朝的时候身边站着个毛头小子……

    秦二听了这话倒是突然灵光一闪,向皇帝说到:“启禀陛下,臣忽然有一想法。”

    “说吧。”

    “微臣现在既然已有了官身,却无官职,此事确实是闻所未闻。但路都是人走出来的,陛下何不干脆就此机会专门成立个部门,专司培养预备官员。陛下,微臣听闻有些偏远地区官员紧缺,甚至出现了两县一官的情况,陛下何不趁早为朝堂培养一批新鲜面孔,找到忠与皇上且头脑灵巧的苗子,再与科举结合,筛选出可用之人。”

    可以啊小子!皇帝听完这话笑着说道:“朕早就与诸位大臣商量过此事,莫非你小子以为,你能想到事情的诸位大臣们就想不到了?”

    “微臣唐突了,只是皇上为何不将这有利无害的方针执行下来?既然是人才,当然要为君所用,此事大有可为啊。”

    “忠国忠君之人,又要头脑好,岂是那么容易找的,况且还需要一番培养,此事暂时没有实施。若你能想出一套完整的办法,就整理成册了交给薛丞相,再由薛丞相在朝上进言,大家集思广益嘛。”

    秦二的第一次发言,皇帝算是给他撑足了场面,后面的事情就要靠他自己了,见众臣都没有事情要禀报了,张大海宣布了退朝。